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fā)明汽車以來,車燈經過了100多年的演化,從最初的化學燈時代進化到電燈時代,其中電燈又從白熾燈一步步變?yōu)楝F在占主流的鹵素燈、氙氣燈和LED燈以及可預見未來的激光燈、OLED燈。在不斷的革新換代中,鎢絲也開始逐漸淡出汽車大燈市場了。
現階段市面上常見的有鹵素大燈、氙氣大燈以及LED大燈三種。其中,鹵素燈就是鎢絲運用在汽車大燈市場上的載體了,但相對于后兩者,可能除了價格便宜之外,其他方面的性能都已被超越了。
鹵素大燈的本質就是日常生活中白熾燈的升級版,通過給鎢絲通電發(fā)光,但為了提高白熾燈的發(fā)光效率,必須提高鎢絲的溫度,也應會造成鎢的升華,并凝華在玻璃殼上使之發(fā)黑。而加入鹵族元素氣體表殼杜絕這一現象,使其亮度相對于白熾燈提高1.5倍,壽命提高2-3倍。鹵素大燈應用到汽車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歷經半個多世紀,目前在國內低端車型中依然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明顯在逐年縮減。
氙氣大燈則是目前高端車型中普遍采用的車燈形式,通過在石英燈管內填充高壓惰性氣體--Xenon氙氣,用23000伏的高壓電流刺激氙氣發(fā)光,從而取代了傳統(tǒng)的鎢絲發(fā)光。氙氣燈的發(fā)出的光近似于完美的太陽光,亮度較之鹵素燈可提升4倍以上,電力損耗節(jié)省40%以上,且因為沒有鎢絲,壽命也更長了。不過由于氙氣燈的延遲性以及較弱的穿透性,家用汽車還是更愿意選擇鹵素燈。
LED大燈則是近年來備受推崇的汽車前照燈,利用固體半導體芯片作為發(fā)光材料,通過載流子發(fā)生復合引起光子發(fā)射而直接發(fā)光。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低壓安全、反應迅速等優(yōu)點,在能耗以及壽命方面是其他兩類大燈不可比擬的。且隨著近年來技術革新以及成本的降低,目前市場中高端車型已體現出LED化趨勢。
科技永遠沒有終點,隨著新技術的成熟,像LED這種有著明顯優(yōu)勢的大燈遲早會普及,被新技術取代,這或將意味著傳統(tǒng)鹵素燈中鎢絲的存在感也將越來越低。據了解,目前寶馬和奧迪這兩家善于玩燈的品牌已經先后宣布將采用充滿未來感、科技感的激光大燈裝配量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