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銅陵市石城大道上,2路新能源公交車突然起火冒煙,因市人民及時制止火勢而未造成人員傷亡。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銅陵公交車的自燃是因為電池故障而引發(fā),而該電池具體是什么故障還尚未揭曉。
從目前的電池市場來看,動力電池大部分是以鋰電池為主,為了提高電池的容量,不少企業(yè)已犧牲安全性為代價。就最典型的NCM811電池來說,制造商們通過增加鎳金屬的含量以及減少鈷錳比例來大幅度提高能量密度和減少生產(chǎn)費用,而忽視電池的熱穩(wěn)定性。由于鈷錳金屬含量的減少,不等量型鋰電池的安全性也跟著相應地下降。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讓鋰電池的高容量和高安全性同時存在呢?該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據(jù)了解,近幾年,國外研究者已設計出了一款以納米氧化鎢為電極材料的鋰電池,打破了傳統(tǒng)電池的瓶頸——高密度與高安全性的兼容問題是可以緩解的。這主要是因為納米氧化鎢粉末具有顯著的表面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以及較強的機械穩(wěn)定性與剛性,作為電極組分,能同時提高鋰電池容量與安全性。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其應選擇高端鋰電池作為動力源,盡可能減少自燃事故的發(fā)生。另外,銅陵公交車的事件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交工公司必須對駕駛員進行過應急處理培訓,一旦發(fā)生電池故障,駕駛員會按照規(guī)范進行處置,確保乘客和車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