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合金粉末是一種以鎢為硬質相,以鈷、鎳、鐵、銅為粘結相的合金,因其熔點高、硬度大和脆性大的特點,而很難加工,甚至無法制備出形狀復雜的鎢零件。不過,只要有合理的工藝,鎢可經過粉末冶金制坯、擠壓、鍛造、軋制、旋壓和拉拔等加工成材。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3D打印技術的出現,為制造形狀復雜的鎢零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在3D打印中,選區(qū)激光燒結(SLS)或電子束選區(qū)熔化(EBM)都能將金屬粉末直接打印燒結成最終零件,對于金屬鈦和不銹鋼已經獲得成功應用。但是對于鎢合金來說,使用SLS或EBM加工仍存在一定不足,因為鎢(3410°C)和鈷(1495°C)、鎳(1453°C)、鐵(1538°C)、銅(1083°C)等金屬元素熔點相差較大。
具體來說,當激光達到的溫度足以熔化金屬鎢時,粘結劑如鈷元素會蒸發(fā),凝固后使合金組織無法滿足作為鎢合金的要求。而如果將燒結溫度控制在僅使鈷熔化的范圍之內,那么會造成成形結構坍塌,密度分布不均等問題。注意:粘結劑在合金中的作用是可使合金性能得到強化并提高產品的耐磨性。
不過,與傳統(tǒng)制造技術相比,3D打印技術的操作更簡單,不必事先制造模具就可以得到形狀復雜的最終產品,因此適合應用于快速單件及小批量零件制造、復雜形狀零件的制造、難加工材料的制造等。此外,該技術還有實現結構優(yōu)化、節(jié)約材料和節(jié)省能源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