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生產工藝可以分為前道極片制造、中道電芯封裝、后道電池活化三個階段,而活化階段的目的是讓電池中的活物質和電解液經過充分活化以達到電化學性能穩(wěn)定。活化階段包括預充電、化成、老化、定容等階段。
鋰電池的老化制度一般是指電池裝配注液完成后,第一次充放電化成后進行老化。老化方法有兩種,一是常溫老化,七至二十八天左右的時間;二是高溫老化,時間一至三天,溫度一般在38-50℃之間。那老化對鋰電池性能到底有怎樣的影響?
一、穩(wěn)定性能:在常溫或高溫環(huán)境下,將鋰電池放置一段時間進行老化,有利于電解液對極片進行充分浸潤,便于穩(wěn)定鋰電池組的性能。
二、SEI結構重組:鋰電池經過預化成工序后,石墨負極會形成一定量的SEI膜,該膜結構緊密且孔隙小,而將電池在高溫下進行老化,有助于SEI結構重組,形成寬松多孔的膜。
三、加快副反應:進行老化處理,有助于鋰電池盡快度過老化成后電池電壓處于不穩(wěn)定的階段。另外,電極材料中的活性物質經過老化后,副反應的速度會明顯加快,讓鋰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更快達到穩(wěn)定。
四、便于篩選:老化成之后電芯的電壓不穩(wěn)定,其測量值會偏離實際值,老化后的電芯電壓、內阻更為穩(wěn)定,便于篩選一致性高的電池。
對鋰電池組進行老化處理,不管是常溫老化還是高溫老化,都只是為了讓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能進行充分的化學反應,讓鋰電池組達到更穩(wěn)定的狀態(tài)。